資訊中心
在我國,99%的企業是中小企業,它們對GDP的貢獻約60%,對稅收的貢獻約50%,提供了75%的城鎮就業崗位。中國經濟要實現后危機時代的平穩增長,中小企業的發展不可忽視。而本次金融危機中,大量中小企業面臨著慘淡經營的尷尬境地,尤其是沿海地區的外向型中小企業更是首當其沖,訂單的大幅減少、成本上漲、利潤下降,許多中小企業早早地進入了微利生存的狀態。過去中小企業更多靠機會,在新商業文明中,中小企業發展必須靠解決自身的管理問題。
2009年,金蝶制定多項舉措幫助中小企業實現轉型與突圍。為了幫助中小企業應對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,金蝶果斷采取了逆勢擴張的戰略,積極的市場策略。一方面,金蝶在4個月內完成三期并購,完善自身產品服務功能;同時,加大研發投資,研發投資同比增加40%。另一方面,2009年金蝶逆勢擴招人才,有1000名員工加入到金蝶,是金蝶員工數量增加最快的一年。第三方面,金蝶快速拓展營銷渠道,在全國增設了徐州、濰坊等10個分公司,這是金蝶自1998年來年度增設分公司最多的一次;同時新增400家渠道合作伙伴。渠道擴張便于為客戶提供更加及時、周到、貼身和專業的服務。金蝶的持續努力,幫助一大批企業成功渡過危機,實現逆風飛揚。
與此同時,本次金融危機給中國企業醍醐灌頂,理智的企業紛紛思考從“制造”向“智造”轉型。向微笑曲線兩端轉型,正在成為以制造業為主的中小企業轉型發展的方向。金蝶K/3作為中小企業ERP市場的領軍品牌,一直專注于中小企業管理模式的研究和探索。金蝶集團并購國內PLM重要廠商廣州普維后,將其產品整合進原來產品體系,隆重推出“金蝶K/3 WISE創新管理平臺”,該平臺為面向制造業的一體化軟件產品,擁有緊密集成的ERP、CRM、SCM、PLM四大支柱信息管理系統,為幫助中國制造型企業從價值鏈下游走向價值鏈上游,推動“中國制造”向“中國智造”轉型,提供了一套完整的信息化工具和實踐方法論。使中國的中小企業真正實現從外延式增長到內生式擴張的智慧之路。
有關研究數據顯示,截至2009年底,中小企業投資軟件的規模達到1640億元,復合增長率為21%左右。2010年,隨著中小企業市場復蘇以及兩化融合的深入發展,金蝶國際軟件集團董事局主席徐少春對此表示:“中小企業應用軟件市場正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爆發期。”
在上一輪的“中國制造”浪潮中,金蝶與中國中小企業一起共同努力,幫助企業實現了管理水平的大幅提升。在中國經濟全面復蘇、向“中國智造”轉型的重要歷史時刻,面對龐大的群體數量和日益上升的管理服務需求,徐少春對中小企業市場表達了高度的關注:“大量中小企業已經跨越了ERP的啟蒙與疑慮期,對自身管理需求有了更加明確的認知。這是一次歷史性的產業發展機遇,金蝶愿貢獻服務80萬家客戶所累積的‘中國管理智庫’,幫助制造企業大大增強自主創新的核心能力,實現成功轉型。”